年龄相差半个世纪的脑力角逐
21日至22日,由国际脑力运动委员会、中国当代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成都市科技局、成都市教育学会、电子科技大学协办,成都电视台与成都麦可思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冠名承办的“2017脑力世界杯中国赛”在成都电视台演播大厅隆重开赛。有来自全国各地经城市赛严格选拔出来的171名优秀选手参加比拼,争夺数字争霸、扑克接力、快眼扫描、文章速读、正向速算、逆向速算六个比赛项目的冠亚季军,以及快速记忆、高效阅读、快速心算三大类项目的“国际脑力健将”荣衔。参赛选手分为儿童组、少年组、成年组和老年组,最小的8岁,最大的66岁。
两大权威机构主导赛事
在比赛开幕式上,中国当代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罗义蘋教授说,国际脑委会(IISC)是全球脑力界的权威机构,中语会是中国语文领域的权威机构,两家机构强强联合,共同主办今年的脑力世界杯,对推动脑力运动的发展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10岁小选手曹翔杰的妈妈戴红梅高兴地告诉记者,自从参加国际脑委会组织的专业脑力训练以后,孩子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在学校当起了“小老师”,经常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称赞。
脑力素质提升的要诀是“科学训练”
据《脑力运动学》创始人、国际脑力运动委员会主席成词高介绍,脑力素质是人脑的基本能力,能力必须通过科学训练才能够保持和提高;脑力运动就是一项以提高脑力素质为目的,有方法、有规则、有步骤,以增强学习能力、提升工作效率、提高脑健康水平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大脑思维运动,与日常脑力劳动具有本质的区别,是提高国民整体综合素质的重要力量和有效途径;普及脑力运动,是一项利国利民利己的社会事业,国际脑委会将通过多种途径普及脑力运动训练体系和测评体系,造福大众。
电子化比赛消除“人工误判”
比赛在“国际脑力运动”线上平台进行,全程井然有序,清爽而又有趣。每个比赛项目都按规定自动开始和自动结束,系统自动评分,当场公布每位选手的成绩和排名,分毫不差。
来自重庆的选手王虹霖说:“我平时也利用组委会提供的线上平台训练,感觉非常方便,节约了大量时间,而且评判都是百分之百准确的,我很喜欢脑力世界杯的比赛项目,设置很科学很全面,训练和比赛就像打游戏一样有趣。”
大赛总指挥、《脑力运动学》联合创始人、国际脑力运动委员会副主席陈建宇介绍说,脑力世界杯是全球脑力界率先在线上平台开展综合脑力比赛的品牌赛事,是现代科技与脑力运动的有效结合,方便、公正、低碳,杜绝了线下脑力比赛人工裁判的作弊风险,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创新。
重庆的郑波、曹静夫妇带着母亲和女儿全家三代四口人一起参赛。胡菁是来自贵州遵义的选手,她这次带着她的弟弟妹妹全家五个人一起来参加脑力世界杯,她说:“我们全家都是脑委会成炜教练的学生,虽然训练时间不长,但大家都想通过参加比赛来检验一下自己的训练水平,找到差距,以便努力训练,回报教练的栽培。”
脑力赛事的社会意义远大于赛事本身
据悉,脑力世界杯是国际脑力运动委员会创办的四大品牌赛事之一,其他三项是全球数字脑王大赛、世界中华国学脑王大赛和国际脑力定向马拉松,都具有很多创新元素。据脑力世界杯总裁判长赵旭壮介绍,赛事只是推动脑力运动发展的方式之一,普及脑力运动才是目的,国际脑委会创立的脑力运动学术体系、训练体系和测评体系,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学习脑力运动技能技术,科学地评价脑力水平,展示脑力风采,其社会意义远大于赛事本身。
首批“中国脑力健将”诞生
经过每个比赛项目分别三轮的激烈比拼,本次大赛全场总冠军被来自成都的选手胡韵佳夺得,有30名选手分别获得快速记忆、快速阅读和快速心算三个类别的“一级中国脑力健将”称号,脑力健将在下次世界赛获得该项目前十名的情况下升级为“二级国际脑力健将”。全人脑力(重庆)国际脑力战队获得战队一等奖,盛和希达(遵义)国际脑力战队获得战队二等奖。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刘力菲同学、成都泡桐树小学的付一同学被评为优秀形象大使。本次大赛六个项目的冠、亚、季军共18名选手已获得参加成都电视台“超越梦想——脑力世界杯电视大奖赛”资格,该电视节目将从11月10日起每周五晚黄金时段播出。